【【業主必讀】裝修糾紛源頭在「這份合約」!律師揭露簽約前必看三大重點
- 不動產免費法律諮詢
- 8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在台灣,每年因裝修糾紛而引發的訴訟不計其數。多數屋主事後才發現,問題並非出在設計或施工,而是「一開始的工程合約就埋下地雷」。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提醒:九成的裝修糾紛,其實都可以透過事前審約避免。
一、避免裝修糾紛的第一步:報價與工法要寫清楚
很多屋主簽約時只看到「高級木地板」「歐洲五金」這些模糊字眼,但真正的糾紛,往往就在這幾個字。
若沒有明確約定品牌、型號與工法,一旦出現「偷工減料」「品質不符」的爭議,屋主幾乎無法主張權益。
律師建議,報價單應清楚載明:
材料品牌、型號、產地、規格;
關鍵工法細節,如防水厚度、油漆層數、結構固定方式等。
只有這樣,才能在驗收階段有客觀標準,減少爭議,避免陷入曠日廢時的裝修糾紛。
二、分期付款機制必須與工程進度掛鉤
不少屋主簽約後才發現,款項付得比進度快,最後錢也給了,工卻沒做好。這是裝修糾紛中最常見的陷阱之一。
律師提醒:
應採「階段性驗收」制度,例如防水測試、電路配置完成後再付下一期款;
尾款比例建議保留 10% 至 15%,並於瑕疵修復驗收後再支付。
📌 法律依據:《民法》第490條明定,若對方未履約,屋主可行使「履約抗辯權」,暫緩支付未完成部分的報酬。合理保留尾款,不僅合法,更是保障自身權益的關鍵。
三、保固條款與管轄法院:裝修糾紛最常被忽略的兩項保障
許多屋主認為裝潢完成就結案,卻忽略後續的保固期與法院約定。一旦日後出現管線滲水、木作剝落等問題,才發現「合約根本沒寫清楚」。
律師建議:
保固期限:至少一年,防水與結構工程建議兩年以上;
管轄法院:明確約定所在地法院(例如桃園地方法院),避免日後跨縣市訴訟的不便。
這兩項條款往往是日後是否能順利主張權利的關鍵,也是避免裝修糾紛惡化的最後防線。
四、律師審約:避免裝修糾紛最划算的投資
許多屋主為了節省幾千元律師費,事後卻因合約漏洞損失數十萬。
在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實務經驗中,只要在簽約前讓律師審閱一次,就能預防大部分的裝修糾紛。
我們能協助您:
審查報價單與設計圖,確保條款公平;
修正對屋主不利的契約內容;
提前規劃保固與付款機制,杜絕爭議發生。
👉律師建議:不要等到裝修糾紛爆發才找律師。真正能讓您安心入住的,不是施工保證,而是簽約前那份被專業法律把關的合約。
結語:預防勝於事後求償,別讓裝修夢變噩夢
裝修是一場夢想與現實的交鋒。有人用心打造理想家園,也有人因為一紙不明確的合約陷入糾紛。若您正準備簽訂工程合約,建議先諮詢專業律師,讓法律成為您最穩固的地基。
📞 免費法律諮詢|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由王聖傑律師領軍的刑民雙專業團隊,提供裝修糾紛、契約審閱、工程訴訟等全方位協助,幫您把關每一份合約,守護每一分信任。
📌 免費法律諮詢 | 📞 (03)3150-034 (02)2388-8962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