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麼是追加工程款?】律師解析裝潢糾紛最後一根稻草——追加減工程款
- 不動產免費法律諮詢

- 10月23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裝修追加減工程款爭議不斷?
「沒白紙黑字」是追加減工程款糾紛最致命的錯誤?在所有裝修糾紛裡,最常讓人崩潰的,不是油漆沒漆好、地磚有縫、木作刮傷,而是那句熟悉的話:
「這個要追加」、「那個要減價,我們再算算。」
聽起來只是調整預算的小事,但實務上,「追加減工程款」往往是讓雙方撕破臉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⸻
一、從小問題開始的「大麻煩」
裝修過程中,幾乎每個屋主都會臨時想改:多加一面牆、換個燈具、改個材質,這些改動聽起來很合理,實際上卻牽涉到——
• 要不要多付錢?
• 要多付多少?
• 會不會拖到工期?
如果設計師沒有立刻寫下「變更內容」、「費用」、「工期影響」等細節,屋主也沒留紀錄、沒簽名,那就埋下了糾紛的種子。
到了最後結算尾款時,設計師說:「你追加這麼多項目,金額要補上。」
屋主回:「這些你又沒事先講,我怎麼知道要加錢?」
這種對話,往往就是上法院前的最後幾句話。
⸻
二、最常見的三種爭議情況
1️⃣ 口頭說說沒白紙黑字
追加項目沒文件、沒簽名、沒金額。到最後雙方各說各話。
2️⃣ 屋主假裝忘記,設計師不敢催
屋主想拖,設計師怕壞關係。結果帳越滾越多,尾款變成炸彈。
3️⃣ 結算時一攤開,金額暴增
原本30萬尾款,一算變90萬。屋主震怒、設計師喊冤,情緒全面失控。
⸻
三、法律怎麼看?
依據《民法》第490條與第491條規定,「工程的追加或刪減,必須雙方同意,且應有證明文件。」
也就是說,只要金額、內容、影響工期沒有清楚紀錄,法院很難支持單方主張。
反之,若有書面、訊息、Email、圖面或簽章紀錄,都能作為「雙方合意」的證據,不管是設計師要收錢,或屋主要主張減價,都有法可依、有據可循。
⸻
四、謙聖律師的四個實務建議
🔹 1. 發生追加減工程,立即確認
每次改動都應以書面或訊息紀錄,內容包含項目、費用、工期。
🔹 2. 當期結算,不累積尾款
別把所有追加減都留到最後才談。尾款一次爆出,是糾紛的主因。
🔹 3. 雙方簽認,互有紀錄
簽名不是多此一舉,是日後保命符。
沒有白紙黑字,一切都只是「你說的」。
🔹 4. 屋主要懂得「選擇權」
知道金額、知道影響,才能決定要不要追加。
別等施工完才說「這我沒同意」。
⸻
五、延伸思考:爭議其實不是錢,而是信任
多數案件,雙方其實都不是惡意。
設計師怕被說貴,屋主怕被坑。
沒人想打官司,但就是欠那一份「清楚」。
追加減工程款不是陷阱,它是測驗雙方溝通與紀錄能力的關卡。
只要每一次變更都明白記錄、雙方簽認,即使金額再大,也不會走到法院。
⸻
六、律師提醒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提醒您:
工程糾紛最怕「沒證據」這三個字。
不論是屋主還是設計師,只要有紀錄、有簽名、有對話紀錄,法院才有依據、權益才有保障。
若您正面臨裝修追加減爭議、尾款糾紛或瑕疵驗收問題,我們的專業律師團隊可協助檢視契約、釐清責任、評估訴訟方向,在爭議爆發前,先幫您止血。
⸻




留言